翟宏伟,巩尊科(审校).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7):668~670 |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点此下载全文 |
翟宏伟 巩尊科(审校) |
[1]江苏徐州市中心医院,徐州221009 [2]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徐州221009 |
基金项目: |
DOI: |
摘要点击次数: 2263 |
全文下载次数: 2327 |
摘要: |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症状复杂。1926年Barre和Lieon首先提出由于颈部交感神经受激惹致椎动脉受累可引起眩晕视力模糊等综合症状后,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现临床称之为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CSA)、椎动脉压迫综合征、颈性眩晕、椎动脉缺血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虽然经过近80年的研究,仍没有一个明确的发病机制。但随着学者们从解剖学、病理学、神经学及临床多方面对CSA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学说,使对发病机制的认识也渐趋一致。现综述如下: |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 发病机制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椎动脉压迫综合征 椎动脉缺血综合征 临床常见 artery 综合症状 颈性眩晕 视力模糊 |
Download Fulltext |
|
|
Fund Project: |
Abstract: |
|
Keywords: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