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长水,王军,潘小燕,于增志,王刚,高丽萍,霍春暖.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最低上肢运动标准慢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疗效[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9):772~775 |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最低上肢运动标准慢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疗效 点此下载全文 |
瓮长水 王军 潘小燕 于增志 王刚 高丽萍 霍春暖 |
[1]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北京市100853 [2]解放军总医院中医科,北京市100853 [3]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市100853 |
基金项目:全军医药卫生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626Z000058) |
DOI: |
摘要点击次数: 2606 |
全文下载次数: 2383 |
摘要: |
目的:探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在最低上肢运动标准慢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疗效。方法:10例符合CIMT最低上肢运动标准即腕关节伸展〉10°,拇指外展〉10°,其他四指中任何两个手指伸展〉100的慢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参与此研究。在基线期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在CIMT治疗期间,要求患者健侧穿戴吊带和夹板来限制健侧肢体动作,每天清醒时固定时间不少于90%,连续12天,同时接受塑形训练,密集地训练患侧肢体活动.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动作,连续两周共10个工作日。在基线期与CIMT治疗前后用Fugl—Meyer评价法(FMA)和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来评价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用动作活动日志(MAL)来评价患者的上肢的使用量(AOU)和动作质量(QOM)。结果:患者在基线期,在FMA、ARAT、AOU和QOM上显现出微小改善,效应值(ES)分别为:0.15、0.24、0.07和0.05。但患者在接受CIMT治疗后,在FMA、ARAT、AOU和QOM上显现极为显著的改善,ES分别为:2.1、3.75、5.19和4.29。结论:CIMT可以改善最低上肢运动标准慢性脑卒巾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但CIMT在这些脑卒中患者中的长期功能效益尚需进一步明确。 |
关键词:脑卒中 上肢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偏瘫 |
Efficacy of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on minimum motor criterion of upper-extremity for individuals with hemiparalysis after stroke Download Fulltext |
WENG Changshui WANG Jan PAN Xiaoyan et al. |
Dep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 100853 |
Fund Project: |
Abstract: |
|
Keywords:stroke upper-extremity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hemiplegia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