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璇,杜 青,陈佩杰,赵 黎,梅 钊,吴 磊,潘华勇,杨晓颜,李孝洁,李 海.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9):840~842 |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中的应用 点此下载全文 |
周 璇 杜 青 陈佩杰 赵 黎 梅 钊 吴 磊 潘华勇 杨晓颜 李孝洁 李 海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康复医学科,200092 |
基金项目: |
DOI: |
摘要点击次数: 1990 |
全文下载次数: 3001 |
摘要: |
摘要
目的:探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运动功能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选择2岁以下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150例和正常健康儿童20例,应用Pirani评分方法评估足畸形,PDMS-2测定其粗大运动功能和精细运动功能。用粗大运动发育商(GMQ)、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总体运动发育商(TMQ)进行分析。
结果: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Pirani评分高于正常健康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GMQ、TMQ低于正常健康儿童,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FMQ低于正常健康儿童,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2—24个月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GMQ、TMQ低于1—11个月的患儿,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12—24个月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GMQ低于FMQ,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01)。GMQ、FMQ、TMQ在不同类型、不同性别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FMQ在不同年龄组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GMQ、FMQ、TMQ和Pirani评分的相关性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能区分小年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的运动功能正常与否,但不能有效地反映小年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的运动功能水平。 |
关键词: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粗大运动功能 精细运动功能 评估 马蹄内翻足 |
Download Fulltext |
|
|
Fund Project: |
Abstract: |
|
Keywords: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