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惟,李 惠,苏 怡,李西华,翟 淳,周水珍,王 艺.杜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儿运动功能与下肢肌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12):1440~1443 |
杜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儿运动功能与下肢肌力的相关性研究 点此下载全文 |
史 惟 李 惠 苏 怡 李西华 翟 淳 周水珍 王 艺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中心,上海,201102 |
基金项目: |
DOI: |
摘要点击次数: 1260 |
全文下载次数: 1054 |
摘要: |
摘要
目的:明确杜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MD)患儿运动功能与肌力的相关性。
方法:来自2013年6月—2017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神经肌肉疾病数据库中的117例DMD患儿参加了此项研究,纳入对象均经基因检测或肌肉活检明确诊断,同时接受过运动功能和肌力测定,且上述两项测定间隔时间小于1周。采用中文版北极星移动评价量表(NSAA)进行运动功能测定,手持式肌力测定仪(HHD)测定髋、膝和踝等下肢部位的肌群肌力,上述对象均同时测定身高和体重。分析DMD患儿运动功能与下肢各组肌群间的相关性,以及各组肌群、身高、体重、年龄等因素对运动功能的影响程度。
结果:117例对象中男性115例,女性2例,年龄3.5—14.1岁,平均(7.1±1.9)岁,身高92—152cm,平均(117.2±10.6)cm,体重13—50kg,平均(23.2±6.3)kg,NSAA得分8—34分,平均(21.4±5.3)分,7组下肢肌群中,足跖屈肌力最大,平均(9.9±4.7)kg,髋伸展次之,足背屈的肌力最小,平均(4.5±2.7)kg,膝伸展次之。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NSAA得分与下肢各组肌群肌力值的相关性均具有显著性意义(除足跖曲),其中与膝和髋伸展肌群的相关性较高(r=0.52和r=0.44);以NSAA分值为应变量,年龄、体重、身高和7组下肢肌群肌力为自变量进行多重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DMD患儿运动功能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膝伸展、体重、髋伸展,校正决定系数为0.36。
结论:DMD患儿运动功能与下肢大部分肌群肌力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膝和髋伸展肌群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相对更高,维持和提升DMD患儿下肢肌群尤其是伸展肌群的肌力,可能有助于维持DMD患儿的运动功能。 |
关键词:杜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运动功能 肌力 相关性 北极星移动评价量表 |
Download Fulltext |
|
|
Fund Project: |
Abstract: |
|
Keywords: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