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加鹏,王卫宁,梁思捷,徐冬艳,吴军发,朱玉连.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踏车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1,(2):182~185 |
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踏车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点此下载全文 |
刘加鹏 王卫宁 梁思捷 徐冬艳 吴军发 朱玉连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200040 |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18411962300) |
DOI:10.3969/j.issn.1001-1242.2021.02.010 |
摘要点击次数: 1322 |
全文下载次数: 1032 |
摘要: |
摘要
目的:研究下肢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FES)控制下的踏车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方法:3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FES治疗组15例和常规治疗组15例,常规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为每日1次,每次60min,每周5次,持续训练8周。FES治疗组接受40min常规康复治疗,增加下肢多通道FES训练,选择性刺激患侧下肢肌肉,电极片分别置于竖脊肌、臀大肌、股四头肌、腘绳肌、胫前肌、腓肠肌,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为限,每日1次,每次20min,共计60min,每周5次,连续治疗8周。治疗前、中、后用改良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评分和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对2组受试者进行测试。
结果:治疗4周后,改良Barthel指数、患侧下肢FMA-L和Gaitwatch步态参数中的步态周期、步速和支撑相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变化(P<0.05)。两组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治疗4周与治疗前,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变化(P<0.05);治疗8周与治疗4周比较,改良Barthel指数、FMA-L、步幅、步速、行走步数、双支撑相、双髋屈曲和伸展最大角度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组间、同时间点比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改良Barthel指数、FMA-L、双膝屈曲最大角度平均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改良Barthel指数、FMA-L、步幅、步速、行走步数和双支撑相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下肢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控制下的踏车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 |
关键词:脑卒中 步行功能 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 |
Download Fulltext |
|
|
Fund Project: |
Abstract: |
|
Keywords: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