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成盼,丁文娟,黄桂兰,王鑫隆,苏 敏.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及表面肌电特征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1,(9):1127~1130 |
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及表面肌电特征研究 点此下载全文 |
梁成盼 丁文娟 黄桂兰 王鑫隆 苏 敏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苏州,215006 |
基金项目: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项目(NMUB20193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67224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4300) |
DOI:10.3969/j.issn.1001-1242.2021.09.013 |
摘要点击次数: 1057 |
全文下载次数: 799 |
摘要: |
摘要
目的:探讨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及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摇车训练,而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手摇车训练的同时辅以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共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患者患侧上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进行表面肌电图测试,并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index,MBI)对所有患者进行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肢肱二、三头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协同收缩率(co-contractionratio,CR)以及FMA-UE、MBI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上肢肱二、三头肌RMS值、CR值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FMA-UE和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4周后观察组各评分值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多通道FES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上肢的肌张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关键词: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 脑卒中 上肢 表面肌电图 |
Download Fulltext |
|
|
Fund Project: |
Abstract: |
|
Keywords: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