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闻捷,杨 威,沈一吉,李伟利.高-低频交互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偏瘫肩痛的应用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2,(3):352~356 |
高-低频交互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偏瘫肩痛的应用研究 点此下载全文 |
章闻捷 杨 威 沈一吉 李伟利 |
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浙江省康复与运动医学研究所,浙江省杭州市,310014 |
基金项目: |
DOI:10.3969/j.issn.1001-1242.2022.03.011 |
摘要点击次数: 1002 |
全文下载次数: 918 |
摘要: |
摘要
目的:观察高-低频交互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上肢功能、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6例偏瘫肩痛患者分为低频组(n=33),高频组(n=36)和高-低频组(n=37)。三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卒中后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低频组、高频组和高-低频组分别接受低频、高频和高-低频交互rTMS治疗。三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进行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与脑卒中后特定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定。
结果: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及治疗前上肢FMA、肩关节VAS及SS-QoL评分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8周治疗后,三组患者的上肢FMA及SS-Qo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肩关节VAS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低频组与高频组在治疗后的上肢FMA、肩关节VAS及SS-QoL评分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高-低频组在治疗后的上肢FMA及SS-QoL评分与低频组和高频组相比有显著的提高(P<0.05),且肩关节VAS有明显降低(P<0.05)。
结论:高-低频交互rTMS 对偏瘫肩痛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且效果优于单一频率的rTMS,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 |
关键词:高-低频交互重复经颅磁刺激 偏瘫 肩痛 上肢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
Download Fulltext |
|
|
Fund Project: |
Abstract: |
|
Keywords: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